**首例港股18A反向收购:上海亿腾医药再递表**
在港股市场的波澜中,一桩引人注目的交易正在悄然推进,这就是上海亿腾医药通过反向收购嘉和生物,实现的创新药企在港股18A规则下的首例合并案。近日,港交所披露的信息显示,亿腾医药与嘉和生物的合并交易已经正式进入上市申请阶段,这一消息不仅为港股市场带来了新的活力,也为生物医药行业的资本运作提供了全新的思路。
亿腾医药,这家以抗感染、心血管及呼吸系统疾病领域的原研药为核心的企业,自2001年成立以来,已经在医药领域深耕多年。其拥有的稳可信、希刻劳等五款商业化产品,在市场上有着稳定的份额。同时,亿腾医药还拥有一支覆盖全国30个省份、900人的销售团队,以及1.2万家医院网络,这些资源为其商业化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然而,尽管在经营层面表现出色,亿腾医药却一直未能实现上市,这成为其发展的一个瓶颈。
与此同时,嘉和生物则是一家专注于肿瘤及自体免疫药物研发的创新药企。其管线中包括CDK4/6抑制剂来罗西利(GB491)、双抗GB261等潜力品种。然而,由于缺乏商业化能力,嘉和生物在上市后累计亏损超过20亿元。面对这样的困境,嘉和生物急需找到一个能够助力其实现产品商业化的合作伙伴。
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,亿腾医药与嘉和生物走到了一起。2024年10月,两家公司宣布订立合并协议,亿腾医药以6.77亿美元的估值,通过换股方式反向收购嘉和生物1.97亿美元的估值。合并后的新公司更名为“亿腾嘉和医药集团有限公司”,原亿腾医药股东将持股77.43%,成为控股方,而嘉和生物股东则持股22.57%。
这桩交易不仅解决了亿腾医药的上市难题,也为嘉和生物带来了急需的商业化能力。合并后的新公司,将形成“研发+商业化”的协同效应。亿腾医药将借助嘉和生物的创新管线,加速布局肿瘤领域;而嘉和生物则将依托亿腾医药的销售网络,推动其创新产品落地。例如,嘉和生物即将商业化的来罗西利,可与亿腾医药的HDAC抑制剂景助达形成联合疗法,进一步拓展市场空间。
值得注意的是,这桩交易也是港股18A规则下的首例创新药企反向收购案例。自香港交易所颁布18A规则以来,众多创新药企纷纷赴港上市,寻求资本支持。然而,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,创新药企的IPO门槛也在不断提高。面对这样的挑战,反向收购成为了一种新的上市路径,尤其为那些尚未盈利但拥有核心管线的Biotech提供了出路。
亿腾医药与嘉和生物的合并交易,无疑为这种新的上市路径提供了有力的证明。通过反向收购,亿腾医药无需经过传统的IPO流程,即可实现上市目标。这不仅规避了市场波动和审核风险,还为新公司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灵活性。同时,合并后的新公司股权结构清晰,由双方股东换股确定,为新公司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此外,这桩交易还吸引了众多资本的关注。高瓴、淡马锡、红杉等知名投资机构纷纷加持新公司,为新公司注入了更多的资金和资源。这些资本的加入,将进一步推动新公司的研发创新和商业化进程,为其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。
然而,新公司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。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,新公司需要不断调整战略和业务模式,以适应市场的变化。同时,两家公司在文化和管理体系上的融合也需要时间和努力。只有实现了真正的融合和协同,新公司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潜力,实现持续稳健的发展。
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,亿腾医药与嘉和生物的合并交易,也为港股18A板块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。随着越来越多的创新药企通过反向收购等方式实现上市,港股18A板块将形成更加多元化的竞争格局。这将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、完善产业生态,推动整个生物医药行业的创新发展。
综上所述,亿腾医药与嘉和生物的合并交易是一桩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交易。它不仅解决了亿腾医药的上市难题,为嘉和生物带来了急需的商业化能力,还为港股18A板块和生物医药行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路径。随着新公司的不断发展壮大,我们有理由相信,这桩交易将为整个行业带来更多的惊喜和可能。
转载请注明来自琳的分享2022,本文标题:《上海企业首尝港股18A反向收购,再度递表引关注》